一、學科簡介
海南師范大學物理學科始建于1958年, 1988年獲批開設物理教育本科專業,2013年獲得學科教學(物理)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17年獲得物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近六十年來為省內外基礎教育和經濟建設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目前,物理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涵蓋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和光學三個學科方向,主要圍繞激光物理與技術、極端條件下的量子物理效應、新型功能材料等物理學前沿熱點問題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在半導體激光、激光雷達觀測、新型功能材料與極端條件下的光與原子相互作用等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形成了鮮明的學科優勢和特色。本學科擁有一支理論基礎扎實、年富力強的人才隊伍,其中包括“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名,全國優秀教師1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名,省人才工程人選者4名。近5年來,物理學科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3項,省部級項目20項,總經費達600萬元。發表論文150余篇,被SCI收錄論文31篇,其中SCI一期、二期top期刊論文7篇。出版著作10部,獲授權專利12項。獲海南省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海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
二、主要研究方向
物理一級學科碩士點目前已經形成了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
1、理論物理:本方向研究內容包括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量子臨界現象、原子與分子物理中的與超冷原子相關理論問題、量子信息與量子通訊相關理論研究、以及量子精密測量等相關理論研究。本方向緊跟國際前沿熱點,在美國Phys.Rev系列期刊上發表了一系列具有較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形成了較為鮮明的特色與優勢。
2、凝聚態物理:本方向研究內容包括半導體電子態的理論及應用研究、半金屬體系的第一性原理計算研究、新型功能陶瓷及能源材料性質的物理計算和應用基礎研究、低維和納米氧化物的理論及應用研究、新器件的物理基礎研究等。同時,針對本省太陽能和海洋資源、環境保護需求等特色,開展亟需的相關新型功能材料物性研究。本學科方向的設立可為海南省能源、海洋等產業領域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保障。
3、光學:主要研究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新結構固體激光器、氣體激光器等領域。在激光加工、激光雷達觀測、海洋環境監測、智能汽車用激光雷達、激光引信、邊海防監控等應用方面形成了鮮明與優勢,為相關技術產業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推動了相關產業技術進步和綠色升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