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學實驗室簡介
1.實驗室條件
電磁學實驗室創建于1958年,實驗室使用面積110平方米,實驗室現有儀器設備114臺(套),固定資產總值38.34萬元,實驗儀器設備能滿足本科教學的要求,同時也為中學物理開設實驗培訓及競賽的平臺。
2. 承擔實驗教學情況
電磁學實驗課程的教學目的在于使學生加深對靜電場和靜磁場分布規律的認識,掌握電阻、電流、電壓、電動勢和磁場強度的外部測量方法;熟練使用檢流計、電流表、伏特表、直流電橋、交流電橋,電位差計等基本電磁學儀表。對實驗結果要求進行正確的分析,找出產生誤差的原因。
教學基本要求是,實驗設計上以電磁學知識為基礎,適當加大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的內容,教學中以學生主動操作為主,教師指導為副,應充分發揮學生在實驗中的主觀能動性,以鍛煉學生的綜合實驗技能。
電磁學實驗室可以具備開出20實驗項目的能力,主要為物理學專業的學生開設《電磁學實驗》和理工類專業的學生開設《大學物理實驗(電磁學部分)》課程的實驗,其中基礎性實驗占50%,設計性、綜合性占50%,每年受益學生數約120人/年。
3. 實踐教學隊伍結構
職稱:教授2人,副高3人,中級職稱2人;學歷結構:博士1人,碩士2人,本科4人;職稱學歷結構梯度等基本滿足教學需要。
4.學時分配和教學方式
實驗一、制流電路與分壓電路 2學時
實驗二 、伏安法測電阻 2學時
實驗三、伏安法測二極管特性 2學時
實驗四、靜電場的描繪 2學時
實驗五、用惠斯通電橋測電阻 2學時
實驗六 、實驗七 、用電勢差計測量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 2學時
實驗七、用箱式電勢差計校正電表 2學時
實驗八 、低電阻的測量 2學時
實驗九、 萬用表的制作與定標 2學時
實驗十、 靈敏電流計特性的研究 2學時
實驗十一、磁場的描繪 2學時
實驗十二、霍耳效應 2學時
實驗十三、用沖擊電流計測量螺線管內軸線上的磁場分布 2學時
實驗十四 磁致伸縮系數的測定 2學時
實驗十五 LRC電路的穩態特性 2學時
實驗十六 LRC電路的暫態過程研究 2學時
實驗十七 LRC電路諧振特性的研究 2學時
實驗十八 地磁場水平分量測量 2學時
實驗十九 用沖擊電流計測鐵磁物質的磁化曲線 2學時
實驗二十 電子示波器的使用 2學時
實驗二十一 鐵磁物質動態磁滯回線的測試 2學時
實驗二十二 交流電橋 2學時
可從以上實驗根據教學需要選取開出項目和數量
教學方式:采用分組進行,每套儀器學生人數2人,實驗教師應使學生明確實驗的內容和要求,在學生弄懂實驗原理的基礎上再行操作,學生在完成測量后要經實驗指導教師審查方能進行實驗數據處理和報告的起草工作。
考核方式:實驗操作(開卷)、或實驗理論(閉卷)
教材與參考書:
教 材:楊述武.《普通物理學實驗》(二冊)(第五版),2015年,高教出版社。
參考書:吳泳華等. 《大學物理實驗》(電磁學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
趙凱華.《電磁學》(上下冊)(第二版),高教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