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運良,男,漢族,1964年7月出生于海南省臨高縣,中共黨員,物理學教授,博士。1987年7月獲華南師范大學理學學士學位;1994年7月獲華南師范大學光學專業碩士學位;2005年6月獲上海理工大學光學工程專業博士學位,2008年入選海南省“515 人才”(第三層次),1994年9月任職海南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教師,現為海南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副院長,碩士生導師。
符運良教授主要從事集成光波導、光學生物表面等離子共振傳感器的研究。主講本科生課程《光學》、《電磁學》、《普通物理學》、《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等,碩士生課程《普通物理專題研究》。
主要學術成果:任職期間出版著作1部,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多篇,其中SCI、EI收錄5篇。獲海南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第四),獲海南省教育廳高等學校科研優秀論文三等獎2項,獲得海南師范大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較有價值和影響的論文有:
1、FU Yun-Liang, et al. Raman Spectra of Proton-Exchanged LiNbO3 Optical Waveguides. 《Chinese Physics Letters》.2004,21(7):1292~1293(SCI收錄)
2、符運良,等. 新的質子源質子交換制作的Z切LiNbO3光波導特性.《中國激光》.2004,31(9):1041~1044.(EI收錄)
3、符運良,等.質子交換鈮酸鋰光波導的紅外吸收光譜.《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4,24(3):303~304(SCI收錄)
4、Yunliang Fu, menmei Pan, Shujuan Sun. Detection of Sulfamethazine Residues in Milk by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Based Biosensor Inhibition Immunoassay,《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s.241-244,853-857(EI收錄)
5、符運良,等. 表面等離子共振Ag-SnO2薄膜光化學氣體傳感器,《傳感器與微系統》,2007,26(1):54-56
6、符運良. 表面等離子共振Ag/TiO2復合膜氣體傳感器,《傳感器與微系統》,2008,27(12):91-93
7、符運良,等. 表面等離子共振生物傳感器檢測磺胺類藥物殘留. 《傳感器與微系統》,2012,31(12):133-135
8、符運良.質子交換LiNbO3 的拉曼光譜研究,《半導體光電》,2009,30(5):696-698
9、符運良,等.質子交換X切LiNbO3光波導的光學特性及其電光調制研究.《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43(2):724~731
10、符運良,等.LiNbO3棱鏡耦合雙金屬薄膜表面等離子共振傳感器.《傳感器與微系統》,2018,37(3):18~21
著作有:符運良編著.《LiNbO3光波導及其在集成光學中的應用》,南海出版社,2007.04
主持或參與的科研項目:
1、海南省重點科技項目: “表面等離子共振檢測磺胺類藥物殘留的研究”( No.ZDXM20100099)
2、海南省自然基金項目:“雙摻雜LiNbO3:Fe:Cu晶體全息存儲性能的理論研究”(No.609002)
3、海南省自然基金項目:“表面等離子共振Ag/TiO2 復合薄膜光傳感器”,(No.806904)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低緯地區重力波活動的聯合觀測研究”(No.41564006)